2023年的兩會報告中強調要防范金融風險。風險主要來自兩個領域:一是房地產,二是地方政府債務。而地方政府債務也通過土地財政受到房地產的影響。因此,中國房地產對金融穩定性意義重大,然而實現機制和美國有較大的差別。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由房地產為基礎資產的次貸危機引發,過高的居民杠桿率加劇了金融脆弱性。對比之下,中國的居民債務盡管上漲迅速,但仍在可控范圍內。同時由于個人房貸的可追溯性、證券化程度低、再貸款管理嚴格、以及高首付比,使得個人房貸仍在安全資產范疇。中國房地產風險主要來自企業的抵押貸款,在經濟下行期成為金融加速器,可能將很小的市場變化演變成危機。另外,賣地收入下降導致地方財政吃緊,未來仍然需要依賴房產稅來增加政府收入。
中外有別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始于美國的次貸危機。美國房價下跌后,許多個人購房者停止支付房貸,宣告個人信用破產,導致房價進一步下跌,最終引發以房貸為基礎資產的次貸危機。中國個人房貸體量龐大,在2022年達到39萬億,是美國的兩倍。但是在個人房貸的金融風險上,中美差異顯著。
您已閱讀19%(453字),剩余81%(197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