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戰爭以來,對歐盟來說,中國在烏克蘭局勢上的立場直接影響到中歐關系的2023年走向。到目前為止,中國將烏克蘭局勢定性為危機而非戰爭,和中國沒有譴責俄方入侵烏克蘭,是歐方最質疑的部分,也是歐方重新思考與中國關系的一大緣由。一些歐盟國家、媒體和中國問題研究學者將中國目前的立場理解為“并不十分中立的中立”和“親俄式中立”。這其中的具體分歧和差異到底是什么?
“主權和領土完整”與“安全利益和關切”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一直強調“尊重各國主權”的立場。2月8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大使出席歐盟智庫歐洲政策中心舉辦的“60分鐘吹風會”時表示,“我們呼吁盡快舉行和談,以結束斗爭,以便各方的領土完整和安全關切都能得到重視。” 2月18日,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講話時稱,“為了世界更安全,我們都要堅持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2月24日,俄烏戰爭一周年之際,中國發布了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12點立場中的第一點就是尊重各國主權。
您已閱讀18%(430字),剩余82%(200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