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中國居民部門持有的銀行存款出現了超趨勢的上升。伴隨著“動態清零”政策的退出和疫情影響的淡化,這些超出疫情前趨勢預測的儲蓄(即超額儲蓄),能否支持2023年的消費復蘇,成為了一些投資者所關注的重點。筆者的研究表明居民的消費是收入和財富的函數,但是并不是儲蓄的函數;在疫情期間居民資產負債表整體受損的情況下,單純依據超額儲蓄判斷2023年中國居民消費會超預期恐怕難以成立。實際上,為了推動中國經濟盡快向潛在經濟增速回歸,更強有力、且設計精細的財政刺激亟待推出。
超額儲蓄從哪里來?
筆者使用每年居民新增存款與新增貸款之差作為凈儲蓄的代理指標。以2019年居民凈儲蓄增加2.3萬億作為基準,筆者估計,疫情三年間中國居民部門共累積了12.6萬億元的“超額儲蓄”——超越趨勢水平的儲蓄。居民部門超額儲蓄增加的源頭,可以大致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您已閱讀16%(368字),剩余84%(195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