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夏天,我終于結束了12年的應試考試,等待著自由且美妙的大學生活向我展開。打開X省教育考試網,輸入身份證、密碼,當我還沒有意識到眼前的分數意味著什么的時候,媽媽就打來電話說,有兩所大學已經給他們打過電話了,想要爭取我。這對我和我的父母來說,實屬意外之喜,因為我們對大學、填報志愿、選專業都一無所知,只知道有所謂985、211的分類。唯一的信息來源是那一本厚厚的大學招生專業目錄。而有學校主動找上門意味著可以提供填報志愿的建議。
因為從小跑醫院,感受到醫職的重要,上大學前一直抱著想要學臨床醫學的想法。翻閱了我當時聽說過的幾家醫學院,包括協和、復旦、交大醫學院,發現分數夠不上,而我的分數能上的醫學院所開設的專業沒有八年制。于是,我就輕易地放棄了做醫生的理想,輕易得讓我至今回想起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然后耿耿于懷。放棄讀醫后,我只清楚自己想要學一個理工科專業,為了“好找工作”。
到了具體的專業選擇上,我的想法又沒有那么現實了,反而有些浪漫和“中二”。從初中開始癡迷于言情小說,當時有一本叫《花火》的雜志在全班傳閱。我在讀《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的時候對男主人公能夠徒手畫出槍支構造的技能印象極深。小說作者可能是為了彰顯男主人公的帥氣才設計了這個橋段,但給我留下的訊號是:能畫出槍支構造圖是件很帥氣的事。恰巧,主動投來橄欖枝的兩所大學之一,就開設有全國頂尖的武器專業。而且在我爸媽樸素的認知里,“武器”等于軍方,進一步等于工作有保障。其實并沒有。招生老師也說了,他們和軍方一點關系都沒有。就這樣,因為言情小說,我毫不猶豫地在選擇本科專業的志愿表上填上了:武器系統與工程。那時我還意識不到這四年會對我產生什么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