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在巴厘島召開的20國集團峰會上,多國聯合向印尼提供總計200億美元(包含有:贈款、低息貸款等官方援助資金約占100億美元)的綠色經濟開發協議,而參與方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丹麥、歐盟、法國、德國、意大利、挪威和英國。有報道稱,該協議以“公正能源轉型伙伴關系”為名,旨在幫助印尼減少對煤炭和油氣能源的依賴,從而減緩氣候變化。
從資料看,印尼版的公正能源轉型伙伴關系,花費了一年多時間才最終簽約。作為后發工業化國家,印尼擬在2050年淘汰所有燃煤發電廠。在印尼存在數百億美元投資的中國鎳鐵等企業,仍在大量使用煤炭發電或實施冶煉?!肮茉崔D型伙伴關系”所承載的規范將對中資鎳企構成現實的挑戰。
蘭德公司最近公布的報告《中國在全球重要資源開發中的作用》(China’s Role in the Global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Resources)指出, 2005-2021年中國對外投資和建設總額為2.2萬億美元。中國不斷擴大的大規模對外投資引起了廣泛關注,并引發了一些擔憂。這些擔憂包括:(1)對東道國的內部政治、全球關系、環境法規和控制以及人權、工人安全和健康記錄關注不夠; (2) 從事不公平的合同行為;(3)利用境外投融資,在戰略要地取得準入權和影響力; (4) 利用虛假信息影響市場。其實,中國在海外投資的企業良莠不齊,受到指責在所難免。比如,在印尼歐比島投產的152萬千瓦發電廠和蘇拉威西島青山工業園拉波塔電廠項目,中資企業就違背了中國政府的承諾,在生產中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觸目驚心,這受到當地社區力量以及國際社會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