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有朝一日某個法院撤銷“路易斯安那購地”(Louisiana Purchase,指美國在1803年向法國購買大片北美土地的交易——譯者注),否則歐洲不會擁有得克薩斯州的天然氣或北達科他州的石油。它也沒有俄克拉荷馬州。與美國相比,上天(霉運的經典詞)對歐洲的眷顧要小得多,這意味著它不得不與資源豐富的國家做交易并管理戰略后果。即便歐洲在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看看它在結交的新朋友吧:阿爾及利亞,海灣國家。
那么,歐洲大陸有一個借口。但它不是德國的聯合國代表2018年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警告不要依賴克里姆林宮的天然氣時提出的。相反,他們傻笑著搖頭,好像在揣測這個怪老頭接下來會說什么。盡管有特朗普的高見,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仍執意上馬“北溪2號”(Nordstream 2)輸氣管道項目。她決定讓德國的核電站退役。她寄希望于通過貿易實現和平,彷佛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表明在商業上相互交織的國家也可能走向敵對。
在2022年落下帷幕之際,德國拿得出的最佳辯解是其他歐洲國家的記錄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瑞典放棄了其在世界事務中的官方中立,承認這種立場是站不住腳的自負。法國自視為通往東方的橋梁,是“俄羅斯通”,這種自我形象得到的譏笑多于成果。英國對親克里姆林宮的富豪的開放態度很快被證明不合適。在歐盟層面,隨著硬實力的必要性變得令人痛苦地清晰,關于“軟實力”的談論少了。
您已閱讀34%(603字),剩余66%(119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