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弗雷德?貝格斯滕(C Fred Bergsten)高級研究員
早在2010年,喬瓦尼?德爾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保羅?毛羅(Paolo Mauro)和我就主張將通脹目標設定為4%。當時,各國央行絕大多數拒絕這一想法。原因并不在于不贊同背后的邏輯,而是他們認為,這樣做有失去信譽的風險。現在是重新討論這個主張的時候了。
12年前,我們給出的理由是基于簡單直接的成本效益分析。在效益方面,更高的通脹目標(也意味著更高的平均名義利率),將為貨幣政策在需要降低利率時提供更大的空間,減少受到零利率下限限制的風險。
您已閱讀21%(329字),剩余79%(122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