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都柏林的愛爾蘭銀行文化和遺產中心,當我看到墻上的“Don’t be afraid”幾個大字時,不禁心潮起伏。這幾個字是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的遺言。他在去世前,給妻子發短信“Noli Timere”,也就是“Don’t be afraid”。
謝默斯?希尼是愛爾蘭文學史上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第四位作家,之前三位是蕭伯納、葉芝和貝克特。希尼也被譽為“葉芝之后最偉大的愛爾蘭詩人”。這場名為“現在再次傾聽”的展覽是自2013年希尼去世后,關于他的生平和作品的首次展示。希尼似乎早早就預料到這一天似的,大約在10年前,他自己開車將這些資料送到了愛爾蘭國家圖書館,其中包括他的筆記、手稿、明信片和照片等。希尼覺得他的文學創作資料應該留在愛爾蘭。
我實際上是不怎么愛看詩歌的人,因為我時常會覺得有些詩歌或高冷或晦澀難懂,但我卻被希尼的詩歌吸引,因為他的詩歌通俗易懂。展品中有一首他寫他的老狗卡洛的詩歌初稿,我邊看邊心痛,這大概就是詩歌的力量吧。這首詩寫道:“對卡洛來說,千禧年毫無意義,我的心在為他隱隱作痛。一只眼睛瞎了,全身動作變得緩慢。他叫的聲音依然很大,但是不再那么氣勢洶洶……”這首詩是用打字機打印出的,但在詩歌的結尾,希尼用鋼筆寫道:“親愛的珍妮,我也是有心的。”希尼的詩歌,將普通的世界變成了不平凡的世界。
您已閱讀21%(569字),剩余79%(217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