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在印尼參加G20峰會之前,還訪問了越南和新加坡。這周,在新加坡國花胡姬花的命名儀式上,朔爾茨對著一株名為“Renanthera Olaf Scholz”(奧拉夫朔爾茨火焰蘭)的胡姬花,笑得如火焰般燦爛。他說,“說實話,我從政不是為了能有一款以自己命名的植物,但是,我此刻還是感到榮幸。”
新加坡有胡姬花外交的傳統,在朔爾茨之前,這里已經有了以前總理默克爾和德國總統命名的胡姬花,取名于其他國家元首的胡姬花也存在不少了,所以,新款朔爾茨火焰蘭并非專屬于朔爾茨的禮遇。不過,從德國方而言,總理朔爾茨和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同時出現在新加坡,被解讀為德國政府對新加坡之旅非同尋常的重視,同時也被視作兩人為德企尋求投資目的地之旅。
在新加坡的短暫停留中,朔爾茨還參加了這次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7屆德國經濟亞太會議(APK),當然,哈貝克也一直在會議現場。朔爾茨在會議發言中稱,“中國不再是五年前或十年前的中國,德國在政治和經濟上的立場也得體現出這個變化。中國當然仍然是我們的重要經貿伙伴,但是探戈舞從來都需要兩個人來跳的。亞太地區遠不止于中國。”朔爾茨同時透露,在一些原材料和技術領域減少單方面的依賴會在德國國家安全戰略中的重要內容。目前,德國正在制定該國家安全戰略。朔爾茨表示,建立有抵抗力的供應鏈最好的出路就是建立多樣化的貿易關系。他明確表示對加強和該地區的經濟聯系非常感興趣,并希望能在和澳大利亞、印度和印尼正在進行的貿易協定談判取得進展。目前,歐盟和東南亞國家中的新加坡、越南之間已經存在自由貿易協定,與菲律賓、印尼等的談判也在進行中。朔爾茨的多樣化意味著,與華貿易關系之外,在亞太和印太地區尋找更多的經貿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