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車之前,先說一位車迷。德國財長林德納開保時捷,德國人都知道。他曾跟媒體透露,自己小時候開口說話時說的第一個詞就是“車”。這個夏天,在林先生的婚禮上,他的記者新娘在一輛保時捷Targa里笑靨如花。總之,林德納是一位保時捷粉。
愛保時捷當然是個人自由,愛保時捷的人滿大街都是,但路人甲無法左右政治,甚至一個行業的命運。去年德國聯邦新政府組閣時,綠黨的高速限速主張在組閣談判中最終淪為了大棋局中的一枚棄子,一家諷刺媒體因此編了一個段子:林開著保時捷帶著綠黨人貝爾伯克(現任德外長)在高速上遛了一程后,林問:還限嗎?她答:不限了。
除了對速度有執念,油轉電也無法決絕。今年6月,歐盟成員國準備討論歐盟委員會關于2035年實現新乘用車和新輕型商務車零碳排放的建議時,林德納稱一方面支持電動車,另一方面對技術保持開放態度,這里的技術就是他認為的氣候中和的合成燃料(e-fuels)。林德納的自民黨向歐盟委員會提出建議,支持2035年禁止燃油車,但合成燃料除外。之后,以意大利牽頭的幾個成員國也提交了意見書,建議零碳排放的時間表由2035年推至2040年,另外,意見中也包括類似于林德納關于合成燃料的建議。
您已閱讀17%(495字),剩余83%(242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