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17日,美國隱形轟炸機從沙特阿拉伯飛入伊拉克境內,用激光制導炸彈摧毀了巴格達的電話電報大樓。片刻之后,美國海軍艦艇向伊拉克首都的多個目標發射116枚戰斧(Tomahawk)巡航導彈,打響了第一次海灣戰爭。
沙漠風暴行動(Operation Desert Storm)釋放的令人敬畏的火力幫助將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的軍隊趕出科威特,但也向蘇聯發出關于美國軍事實力以及半導體重要性與日俱增的強大信號。
在《芯片戰爭:為世界上最關鍵的技術而戰》(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包含的眾多扣人心弦的事實中,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歷史學家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提到這樣一段關于半導體的引人入勝的歷史:盡管克格勃(KGB)盡了最大的努力,但蘇聯——以及后來的俄羅斯——的芯片工業如此遠遠落后于美國,以至于一家芯片生產廠只能“生產用在麥當勞(McDonald’s)開心樂園餐玩具里的小芯片”。蘇聯軍方領導人曾將美國的計算能力視為其贏得冷戰的決定性因素。
您已閱讀23%(504字),剩余77%(167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