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士畢業論文寫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約核分享政策的形成過程,當時我覺得這是一個歷史話題,隨著冷戰結束已退出現實舞臺,所以畢業后我的學術興趣就轉移到了自覺更具現實意義的問題上去了。
誰叫歷史狠狠的開了一把倒車呢。
在今年5月,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就已經宣布,波蘭正在與美國就加入北約核分享(Nuclear Sharing)計劃進行談判。而日本與韓國政壇人士自2月以來,也都表示此種方案值得考慮。我個人相信,應該還有一批國家在私下評估相似方案。他們之所以這么做,自然是因為核戰爭的威脅在冷戰后第一次顯得如此真實。萬一普京政府真的動用戰術核武器來挽救烏克蘭戰場上的敗局呢?萬一發生了核對抗升級呢?萬一普京的核訛詐成功,將來他將其發揚光大,用在其他外交場合呢?萬一核武器禁忌被打破,其他有核國家有樣學樣呢?
您已閱讀13%(359字),剩余87%(234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