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是上世紀70年代,至少受人尊敬的經濟學家自信地向我們做出這樣的保證。誠然,就不斷飆升的通脹水平而言,當時與現在的情況存在細微差別。
但英國鐵路、郵政和垃圾清運行業舉行的罷工,表明了一個極大的相似之處,即滯脹會造成贏家和輸家。當實際國民收入受到70年代石油價格沖擊——或當前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沖擊——的擠壓時,經濟中相互競爭的權利要求者為了索取損失的收入,會展開激烈爭奪。隨之而來的是一輪工資/價格螺旋式上升。
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評論說,通脹“永遠是、而且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種貨幣現象”。顯然,貨幣是通脹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英國的罷工以及各個發達國家勞動力市場供應偏緊似乎表明,如果不考慮勞動力與資本之間在分配方面的力量斗爭,對通脹的解釋就是不完整的。
您已閱讀21%(347字),剩余79%(130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