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支持烏克蘭上,還是與普京的決裂上,歐盟和歐盟國家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步調統一。6月17日,正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之前所承諾的,歐盟委員會建議授予烏克蘭歐盟候選國地位。而就在一天之前,德國、法國和意大利三國領導人對烏克蘭進行了被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作的“歷史性的訪問”,德法意三大歐盟初始成員國加上來自東歐的成員國羅馬尼亞一起出現在烏克蘭,明確表示支持烏克蘭獲得候選國地位,等于向普京釋放了歐盟團結一致的信號。
不過,戰爭依然在持續,且沒有結束的跡象,那么,歐盟機構和歐盟國家政府層面的立場,和那些正在承受對俄經濟制裁帶來的后果的公眾的立場是否一致呢?面對能源短缺、高通脹、烏克蘭難民涌入,歐洲民眾的心態是否發生了變化呢?
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ECFR)于4月底到5月初,就此問題對歐洲10個國家約8000名公民進行了民意調查。這些國家包括波蘭和羅馬尼亞向來的俄羅斯質疑派,獲得“俄羅斯理解者”稱號的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和俄羅斯關系不算緊密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北歐國家芬蘭和瑞典,以及已經脫歐的英國。調查發現,歐洲人的態度正在發生轉變,歐洲國家政府的立場和其國內公眾的態度之間的分歧正在加大。
您已閱讀22%(495字),剩余78%(174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