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道,南方某省請示可否用醫保基金支付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費用,國家醫保局向地方函復,“不符合現行醫保政策規定”,要求已實行地區立即整改。該文件抄送了31個省市醫保部門。
這條新聞出來以后,杭州、上海等地相繼宣布將常態化核酸的時效要求從48小時延長至72小時。河南省是全國第一個在全省范圍實施“48小時核酸”的省份,5月28日河南省宣傳常態化核酸的費用由各級政府承擔。有段子描述這種現象:“醫保基金、地方財政都以為全員核酸對方請客,拼命招呼加酒加菜,該結賬的時候,裝醉的裝醉、跑廁所的跑廁所、裝打電話的打電話……”
財政是公共政策的硬約束,沒有錢就很難辦成什么事。但目前常態化核酸檢測周期延長,熱度變弱的直接原因恐怕并不是沒錢,醫保不肯付錢,但中國的大城市財政尚可維持,無論是上海還是杭州,狀況雖不如前,但應付一兩年的常態化核酸并沒有太大的壓力。
您已閱讀10%(375字),剩余90%(333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