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麥當勞公開表示繼兩個月前暫時關閉其在俄羅斯的餐廳之后,該公司將出售在俄業務,因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后,繼續留在俄羅斯經營業務,“與麥當勞的價值觀不符”。作為全球知名快餐連鎖品牌,麥當勞此舉被視作諸多五百強企業將會陸續撤出俄羅斯市場的標志性事件。此前,外媒也報道,根據英國政府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專業服務的規定,英國的會計、管理咨詢和公關公司被要求切斷與俄羅斯客戶的聯系。
有意思的是,俄羅斯國家政府和各大私企寡頭,一直以來都有雇傭歐美知名服務機構處理各種事宜的習慣,從投資到稅務,從品牌形象到軟實力贊助等等,不一而足。英國議會情報和安全委員會在2020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曾表示,俄羅斯資金被用于“擴大贊助,以及在英國建制派廣泛構筑影響力”,包括“為其‘洗白名譽’過程出力、(從俄羅斯)獲益頗多”的公關公司等等。
對于國際公關公司而言,俄羅斯市場以及代表俄羅斯政府企業形象一直是頗有爭議的業務范疇。我在博雅公關服務的多年前,曾經因為中概股方面投資者關系和公關業務的出色表現,被邀請去做俄羅斯最大的移動電信運營商客戶---MTS在美國資本市場的IR和PR工作。和中概股類似,MTS在美國沒有落地業務,但因為在紐交所上市,所以需要向美國投資人和媒體講述公司發展的故事。在沒有接觸俄羅斯客戶之前,我一直為投資界對中概股因為“中字頭”品牌形象影響叫屈,感覺需要費時費力地去向美國投資人解釋中國民企沒有政府背景之類的基本常識,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情,而對中國市場沒有直觀印象的消費市場數據和文化背景,則更需要花費更多倍的努力去描述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