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在經濟周期的起伏交替之中,每一次復蘇,既相似,又不同,宏觀政策的形式與實質,則在相機抉擇中不斷與時俱進。
當前,中國經濟面對“穩增長”的內外壓力,基建作為行之有效的老辦法再次被寄予厚望。“老辦法”可否緩釋“新壓力”?考慮到中國地大物博的要素特征,分析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的戰略縱深、國家資本與社會資本的激勵兼容、城市規劃與鄉村振興的齊頭并進,前景依舊值得審慎樂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基礎設施投資累計同比增長8.3%,較一季度增速有所下滑,但仍是當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顯現,中央財經委會議、國常會等多個重要會議強調了基建對“穩增長”的重要意義,明確擴大基建項目的投資范圍,并引入社會資本拓寬基建的資金來源。
您已閱讀11%(333字),剩余89%(256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