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軍事沖突,目前表現出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烏克蘭小而不倒,俄羅斯大而難贏”。俄羅斯暴露出的“積貧積弱”和軍事取勝的艱難刷新了民眾對所謂“戰(zhàn)斗民族”的認知,而烏克蘭的無畏抵抗以及對俄羅斯“侵略”的深刻揭露,更震撼了歐洲政治精英和民眾的心靈。
起初,無人能預料烏克蘭的抵抗意志,世界預期的是俄羅斯短時間取勝,烏克蘭會迅速戰(zhàn)敗。俄羅斯對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近兩周后,西方官員預計俄羅斯將左右局面,而當時,美國及其盟友已經在暗中為建立烏克蘭“流亡政府”等做準備。《華盛頓郵報》于3月5日報道稱,西方國家支持烏克蘭抵抗的方式已經開始形成,西方官員一直不愿討論詳細的計劃,因為這些計劃的前提是俄羅斯取得軍事勝利。但據幾位美國和歐洲官員透露,作為第一步,烏克蘭的盟友正在計劃如何幫助建立和支持“流亡政府”,可能還會指導針對俄羅斯的軍事游擊行動。
當時是出乎世人預料,烏克蘭政府表示,澤連斯基仍留在基輔,并向烏克蘭人保證不會離開。盡管有烏克蘭高級官員稱,澤連斯基的安全部門已經準備好迅速轉移澤連斯基及其政府內閣成員的方案,但到目前為止,澤連斯基一直拒絕前往。澤連斯基政府堅守烏克蘭首都指揮,使烏克蘭領導中樞穩(wěn)固,這是戰(zhàn)爭持續(xù)的核心。
您已閱讀14%(513字),剩余86%(320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