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世界觀、產品、概念及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換,并實現國際整合的過程。全球化直觀的表現在貿易、投資及人員的跨國流動,即人、財、物、智、服務的全球互聯互通。
全球化自上世紀70年代規模性地展開,到目前,各國基本獲得了與本國實力相匹配的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貿易與投資和評論一度成為經典的理論,但問題是人類避免不了戰爭。在和平時期,全球化的挑戰主要來自過國家間的貿易投資壁壘、經濟民族主義等;在戰爭期間,全球化面臨新的阻力,戰爭導致的國家怨恨及人為帶來的市場切割會損害全球化預期。
與此前蘇聯受美國經濟制裁、貿易禁運不同,蘇聯在華約內部的經貿還可圈可點。盡管美蘇存在安全競爭,但事實上,蘇聯與美國的谷物貿易是一直保持熱度。俄烏軍事沖突爆發后,全球主要跨國公司對一主權國家的密集制裁和排斥,導致全球化受挫。實際上,全球化并非完全按商業邏輯展開,還需按大國的安全需要和聯盟集團利益進行。當商業邏輯不符合大國競爭需要,跨國公司就可能成為制裁對手國家的先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地與特定國家做出切分,甚至可以在較短時間達到戰爭所達不到的目的。
您已閱讀15%(464字),剩余85%(266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