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彭博社和《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司法部已經查封了若干知名空頭研究投資機構的電腦硬盤、交易記錄和個人通訊設備,以期調查賣空者是否通過事先合謀分享做空研究報告以及非法交易來打壓股價并因此牟利的行為。這其中不乏中概股企業們熟知的渾水創始人Carson Block和香椽創始人Andrew Left。
做空者的陰謀操縱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spoofing,即“做假訂單欺騙市場”,該行為涉及用虛假股票買賣訂單充斥市場,以推動股價上漲或下跌;另一種是scalping,即俗稱的“剝頭皮”法,激進的賣空者在不披露空頭倉位的情況下兌現頭寸以獲利。其實早在2010年渾水第一單開始調查做空東方紙業的時候,作為公司的外部投資者關系顧問,我們就一直聽華爾街的對沖基金朋友說,渾水會經常和重倉中概股的基金溝通,在報告發布前幾天,提議大家一起合謀積累空頭頭寸。這本身是市場操控行為,但是因為之前經驗不足,一直沒有記得錄音或留下其他證據,而且被做空的中概股也很少有聯合起來一起提起訴訟的動議,因此就一直單打獨斗,疲于奔命。這個過程中,有些公司的“假賬”被觸目驚心地翻開,退市摘牌、美國投資者集體訴訟,從此公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也有諸多“質優價廉”的公司受到誤傷,集合私募基金的力量主動私有化,尋求港股或A股的上市回歸,從而實現真正體現公司價值的市值管理,也幫助高管們賺到盆滿缽滿。
在疲于應對各種做空危機的那些日子里,我曾和前同事們調侃過,到老了要寫一本紀實文學或者小說體故事,把這些戲劇性的故事都寫下來做個紀念。也曾有不知情剛入職的市場部同事在代表公司做非交易路演的意外冷電訪問中,不小心打給了渾水公司布洛克的父親。老布洛克一直在加州經營著一家證券經紀商,最早要調查東方紙業的起因,是因為他看到該公司“漂亮得出乎意料”的報表想要投資,于是就差遣自己在中國做交換生的兒子去做盡調。但彼時已對東方紙業和中概股印象極差的老布羅克,直接在電話里開罵,把我們那位懵懂的同事搞得一頭霧水。我當時也和米國同事在辦公室里爭論過,除了應付空頭的各種詆毀抹黑之外,為什么我們不能建議客戶主動搜集證據資料,對不實的指控進行反擊和反訴呢?同事很真誠地說,歸根結底證監會和司法部是美國政府的監管機構,且不論好公司是不是真的受到誤傷以及渾水是否真的通過操縱市場摸魚,即使全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代表美國政府利益的機構,首要的執法對象一定是上市的中國公司,而不是空頭基金。至于今后如何調查這些空頭,在日趨激烈的中美地緣政治競爭影響下,又不得而知了。我今天看到司法部新聞的時候,第一時間轉發給了這位前同事兼好友。其實在我心底,即使時過境遷,中概股的市場風云早已和十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對這種操縱市場行為沒有伏法的心結,一直揮之不去。這幾天,突然有了一種“正義可能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的快感,雖然還要觀望后續的調查結果和庭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