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21年是經濟強勁復蘇的一年,但這一復蘇既不是普遍的,也不是完全的。遺憾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2022年的前景現在看起來比其去年10月的預測要糟:該組織認為,主要的原因是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供應短缺和出人意料的高通脹。對美國和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下調幅度尤其大。不確定性很大,風險主要偏向下行。最重要的是,主張IMF的基線預測過于樂觀,比主張它過于悲觀更容易。
以上是我從IMF《世界經濟展望》更新(World Economic Outlook Update)中得出的結論。一年前,IMF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為5.5%,高收入國家的經濟增速為4.3%。現在該組織估計,去年全球經濟增速為5.9%,高收入國家的增速為5.0%。對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上調幅度小得多:一年前,該組織預測這些國家2021年的經濟增速為6.3%,而現在給出的估計值是6.5%。該組織指出,總體而言,2021年的實際結果是否好于2020年底的預測,取決于是否實現較高的疫苗接種率:疫苗作為經濟政策的作用不輸于它作為衛生政策的作用。(見圖表。)

您已閱讀25%(473字),剩余75%(144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