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不少在倫敦和英格蘭各地從事音樂演出的業界人士。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因為疫情和封城,演出場所或音樂節關停,相關從業人員或被強制休假、或先被強制休假后職位被裁減的消息不時傳來。所幸的是,我認識的這些人,在今年英格蘭解封之后,都很快在同一行業里物色到了新崗位。其中一位相識最近加入了倫敦的南岸中心(South Bank Centre)。我順藤摸瓜,通過對其古典音樂部門新上任的負責人Toks Dada與當代音樂部門負責人Bengi ünsal的專訪,了解到了這個全英規模最大的文化藝術展示機構在遭受疫情沖擊至今所經歷的狀況。
位于泰晤士河畔的南岸中心創辦于1951年,與同年在此舉辦的“不列顛節”(Festival of Britain)一樣,南岸中心平地崛起三座藝術樓群,意在通過具有創新精神的文化藝術,幫助英國人一洗戰后的陰霾與頹唐。這其中包括了能容納近3千觀眾的“皇家節日大廳”、能容納近1千人的“伊麗莎白女王大廳”、一間小型演出場所“普賽爾屋”,還有倫敦首座專為藝術展覽而建的Hayward藝術館。
接近4.5萬平米空間的南岸中心,在疫情前除了票房和場地出租外,六成收入依靠場內的餐飲和商鋪。Bengi告知,中心在倫敦封城期間連續關停了一年零三個月,直接損失了兩千五百萬英鎊的收入,直到2020年底獲得政府補貼的1千萬英鎊的借款,才緩過來一點。
您已閱讀19%(575字),剩余81%(243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