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東倫敦Shoreditch的“簾街”(Curtain Road)上拔地而起一幢6層高的精品酒店,取名就叫“The Curtain”。當時來自紐約的酒店主人買下該區一塊空地,實現了自建120間客房、兩家餐廳和酒吧、水療區、樓頂泳池,外加560平米演出空間和電影放映廳的會員制酒店俱樂部空間。然而酒店開業剛過一年,2018年底,英國億萬富翁魯本斯兄弟以9千萬英鎊買下了酒店,今年夏天,倫敦在疫情解封后,酒店已將所有客房重新做了裝修,換裝變身為加州Mondrian Hotel在倫敦的新店。
酒店挨著的小馬路對面有一幢被廢棄的高層停車場,外墻涂滿涂鴉,熟悉倫敦的人大概都會說一句“這里很Shoreditch”。酒店所在地的幾步之外還有一家亞文化風向標式的酒館Old Blue Last,這幢前身是青樓的三百年建筑如今是著名的“壞孩子刊物”Vice旗下物業,至今仍是新晉樂隊現場演出的熱門場所。“簾街”的取名,則來自過去這條街上曾有黃、賭、毒等見不得光的生意,在這些店前通常都掛有門簾。時過境遷,昔日青樓已拆,成了涂鴉墻。新寫字樓、新公寓如雨后春筍。
從二戰后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之間,東倫敦Shoreditch區是一處無人問津的破落街區,曾建起大批廉價公屋,貧窮而且罪案多發。隨著其他街區的發展,越來越多租不起房的藝術工作者搬到了東倫敦。久而久之,這一區的蓬勃創意越來越顯眼。緊接下來的街區“士紳化”,使得Shoreditch整個地區煥然一新。例如名聲在外的“磚巷”,就是最先成為各國游客慕名來“打卡”的時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