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幾乎所有經濟對話都圍繞著通脹展開。每個問題似乎都會引出另一個問題。通脹會是暫時的嗎?情況會變得更糟嗎?如果會,是什么時候呢?又會持續多久?而當我們試圖描繪當前形勢時,在眾多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后需求飆升、供應鏈短缺、財政和貨幣刺激、能源政治,或我們疫后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的許多變化——之中,哪個最重要呢?
在所有爭論中,有一點很少被討論:技術的作用,而這可以說是未來幾年可能影響通脹的最重要變量。
每一個通脹因素,從勞動力短缺到交通運輸瓶頸、燃料成本,甚至是人口老齡化等長期壓力,都有技術變革在逼近,都可能以難以預測的方式改變圍繞定價的計算。
您已閱讀16%(274字),剩余84%(139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