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譽為“以CDR(中國存托憑證)形式回歸A股的中國第1家紅籌上市公司”的中國電腦巨頭聯想集團,在國慶長假前的9月30日向上海證交所遞出科創板IPO申請。長假結束后,僅過1個交易日,聯想集團就于10月8日宣布撤回申請,匆匆結束被網友調侃的“科創板1日游”。
除了對聯想集團的業務特性“看不出先進”,以及研發費比重不及快遞公司高等的批評,聯想這次引發輿論風暴的是28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平均高達3335萬人民幣的年薪,而CEO楊元慶先生年薪更是高達2616萬美元,約1.7億人民幣。而楊先生2018和2019年從聯想集團獲得的薪酬分別為1875.2萬美元、1537.1萬美元。如果說恒大研究院前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先生高達150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年薪一度讓很多白領瞠目結舌艷羨不已,那么,楊先生即使在薪酬最低年份的2019年,其薪酬都是任先生薪酬的“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倍。
透過聯想集團A股上市曝光的高管天價薪酬現象,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上市公司高管拿多少薪酬才算是合理的?
您已閱讀14%(444字),剩余86%(270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