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決定未來,位置決定態度。我們正面臨傳統國際貨幣體系向全新數字貨幣時代進化的歷史轉折點。雖然現存數字貨幣的形態萬千,但其最終走向并非無跡可尋。
中美現階段貨幣地位、發展階段與市場氛圍的差異,正在左右他們各自應對數字貨幣變革的路徑選擇。中國身為舊有體系的挑戰者,選擇全面禁止私人穩定幣,率先自研自建數字人民幣來適應數字經濟大時代的到來;而美國作為守成者,盡管至今仍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但更偏向于將私人穩定幣納入原有監管范圍,借助數字貨幣的滲透性延續美元霸權。以貨幣為基礎,中美數字經濟的未來也將呈現出不同形態:中國強調公私的“分工分層”,一步到位明確創新方向,確保公有部門主導下一代互聯網基礎領域的有序管理,為私人部門專注于應用創新創造充足條件;美國則注重公私的“競爭協同”,自然演化孕育創新機會,不嚴格區分基礎領域與應用創新的公私分工。
關于數字貨幣監管的爭論有兩個重要問題,第一是以資產為主要屬性的數字貨幣應如何監管,第二未來以貨幣為主要屬性的數字貨幣應該姓公還是姓私,或是公私共存?
您已閱讀12%(442字),剩余88%(329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