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下,你和來你家修水管的水管工聊上了,他說他最近職業進修后獲得了“碩士”證書,等價于你的碩士學位證書,熬中考、高考、考研熬到頭禿的你,內心是否波瀾乍起?
雖然國內的同胞們可能沒有這方面的體驗,但這樣的情景卻可能發生在德國。去年1月,德國的《職業教育法》(BBiG)修訂法正式生效,這個來自德國聯邦教育部的計劃草案在公布階段就招致很多批評,其中最大的爭議點是工匠等專業技能人員在職業進修后,有機會獲得和大學本科或碩士同等價值的文憑:職業行家(Geprüfte/r Berufsspezialist/in)、“專業學士”(Bachelor Professional)和“專業碩士”(Master Professional)。這些名稱和來自高校的學術學位比起來,多了“Professional”一詞,以示區別。
最大的批評聲音當然來自高校。德國大學校長協會(HRK)主席明確表示:“職業教育的重心是實踐,高等教育則是理論,這不是誰好誰差的區別,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模糊他們的區別。這樣的新頭銜會模糊這種區別。”言外之意,他在擔憂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價值被稀釋。然而,力推該修訂案的教育部長卡爾利澤克(Anja Karliczek)則表態說,“對該修訂案表示懷疑的人,也在質疑高級技工職業培訓和學士學位等值?!?/p>
您已閱讀19%(548字),剩余81%(234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