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后頭18個月有一個明顯的模式:每一件表面上確定的事都會被事實推翻。最新的例子是西方國家——主要是美國和西歐——正走向疫情后的常態化生活。但這一點遠遠沒保障。隨著疫苗接種速度逐漸降低,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開始與文化抵制者產生沖突。每當我們前進兩步,就會退后一步。人們擔心,新冠病毒新型變種出現的速度將超過西方國家為遲遲沒有接種的人接種疫苗的能力。
這已經導致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無法實現其在7月4日之前達到70%疫苗接種率的目標——這將是他第一次達不到自己設定的目標。白宮表示,這一目標將會遲幾周實現。但這可能需要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要求學生在返校前接種疫苗,而由于拜登和美國各州擔心引發文化戰爭,他們迄今一直避免采取這些措施。多數歐洲國家也面臨同樣的困境。疫苗接種遲緩的國家正在趕上早期就開始推廣疫苗的國家,部分原因在于后者已進入停滯期。
不應低估西方國家將再次被迫陷入冬季封鎖的風險。各國政府面臨兩大挑戰。首先,它們要駕馭自由與安全之間曠日持久的斗爭。幾乎所有西方國家——不只是英語國家——都選擇了勸說而不是強制。用彩票和免費啤酒鼓勵打疫苗的效果要比對不打疫苗處以罰款更好。但疫苗推廣的早期成功,反而削弱了贏得社會中抵制疫苗的人士——年輕人、宗教人士和各種邊緣化群體——的勢頭。
您已閱讀33%(553字),剩余67%(109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