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后,其主要工作在于修正特朗普時期的一系列激進政策,積極實行國內經濟改革和復興計劃,推動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自拜登上任以來,中美關系長期處于“不冷不熱”的境地。在中美經貿關系這一重要雙邊領域,遲遲不見拜登的行動。無論是在處理高額關稅還是協調直接投資,亦或是雙邊規范建設方面,都顯示出一定的“靜止”。拜登競選勝利后,中國曾對美國新政府改善中美關系有一定期待,而中美在改善經貿關系方面的相對停滯,使得雙方的企業與社會力量都表現出一定的焦慮。
6月,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與中國副總理劉鶴舉行了首次視訊會議,討論了拜登政府計劃支持美國經濟持續強勁復蘇,以及雙方在符合美國利益的領域進行合作的重要性。然而,在中國跨國公司對美融資領域,拜登政府繼承了特朗普時期的限制政策。近期拜登簽署了行政令,禁止美國人投資59家企業,包括一些著名的中國企業,如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國最大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美國情報機構稱這些企業對中國軍方至關重要。這項禁令將于8月2日生效。但投資者可以在此后12個月內進行交易以出售他們持有的證券。雖然規定沒有要求美國人必須出售這些證券,但他們在一年期限后將無法出售,除非獲得財政部(監管部門)的特殊許可。這其實是變相強迫擁有中國跨國公司股權或期權的人必須盡早兌換,以防止資金“沉沒”。
此前,特朗普亦曾規模性地批量制裁中國企業,尤其針對所謂中國“涉軍企業”,特朗普采取了極為嚴厲的打壓行為,包括限制在美國股市融資和上市、市場準入限制等。然而這并未阻止中國企業在美國持續的收購。在拜登執政后的較短時期內,中國在美上市公司數量呈現規模性攀升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