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通脹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最熱門的話題。在這個問題上,市場參與者同政策制定者之間存在一定分歧。像美聯儲一直在不斷重申,通脹壓力只是暫時的;而中國最近的政治局會議,也并未提及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筆者去年9月曾在FT中文網撰文《通脹是未來最大變數》,本文將對未來是通脹還是通縮,做進一步的探討。
討論通脹,一定要區分短期(未來3-6個月)和長期(未來5-10年)。短期來說,毫無疑問通脹將進一步上行。但也要看到,這種趨勢只是暫時的,到了今年下半年就會逐步減退。至于長期,通脹水平系統性上升的可能的確存在,但通縮的可能也不容忽視。目前,筆者認為通脹上升的可能更大,但這是一個幾乎無法準確預測的問題。所以在去年9月的文章中,筆者使用“變數”這個詞來形容通脹。“變數”類似于英語中的uncertainty。它和風險(risk)的差別在于,兩者雖然都是代表未知的狀況,但我們知道risk的概率分布,比如扔硬幣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而關于uncertainty,我們連概率分布都不知道。
您已閱讀19%(440字),剩余81%(189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