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對產業鏈安全的強調達到空前的地步。這不僅是產業轉型的需要,也是基于現實的考慮。疫情初期,各國對于口罩、醫療檢測工具、呼吸機、甚至食品的進口競爭白熱化。一時間,所有人都意識到產業鏈安全的重要性。2021年2月,美國總統拜登下令對美國供應鏈進行100天安全審查,希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3月,歐盟表示要在2025年電池實現自給自足,并在2030年之前在全球芯片制造的份額翻一番至20%。
疫情之后,中美競爭進一步加劇,拜登的上臺并沒有扭轉這種趨勢。有人認為世界會形成平行競爭的兩套產業鏈,中美分別為兩套體系的核心。也有人認為基于中國工業在疫情后的杰出表現,中國將會主導未來的全球生產。我們認為新的生產秩序可能介于二者之間。中國牽頭的RCEP和正在進行的中歐貿易談判會加強中國在區域產業鏈的核心地位,同時中美競爭會給產業升級帶來持續的壓力。對中國來說,需要鞏固自身產業鏈的優勢,但同時仍要堅持開放和合作,和其他國家進行優勢互補。目前,中國產業鏈有三個特別值得關注的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以中國為核心的區域產業鏈一體化。
您已閱讀21%(462字),剩余79%(169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