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咒”是金融市場中的玄學,金融學英文叫“anomaly”,譯為市場難以解釋的異常現象。比較有名的有,美股市場上的“Sell in May and go away”,外匯市場上的“3月是日元升值月”。而在人民幣債券市場上,近年來比較有趣的就要數4月“魔咒”了,即4月債市收益率較3月波動更大,且收益率多數會上行。那么隨著貨幣政策逐步向常態化回歸,2021年4月的債市,是否會重蹈“魔咒”覆轍呢?本文將逐年剖析“魔咒”背后的因果,希望能給投資者以啟示。
什么是債市4月“魔咒”?
談到債市4月“魔咒”,可能是很多債券交易員心中永遠的痛。遠的不說,就說2019年4月,受經濟超預期轉暖、降準預期破滅和供給增加影響,10年國債均值較前月上行21個bp,10年國開均值上行17bp。實際上,除了2020年因為眾所周知的疫情導致貨幣政策放松之外,從2015-2019的5年中,一共遭遇了四次4月收益率環比上行的“魔咒”,只有2018年幸免(貿易摩擦)。
您已閱讀7%(419字),剩余93%(558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