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由FT中文網與公眾號“遠見經緯”(原公眾號“經緯遠見”)、中華智庫基金會共同主辦
上周除了中國圍繞新疆問題和歐美之間進行的制裁與反制裁外,一個沒有為國際輿論所充分關注的問題就是臺灣問題:一是中國領導人上周一在考察福建時,闡述了對臺政策的新提法,即“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及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道路”,這在當前緊張的臺海局勢下,是大陸對臺政策的一次柔性調整。二是上周五美國和臺灣簽署了美臺海巡合作備忘錄。這是美臺雙方簽署的正式官方文件,而且是規范雙方準軍事力量之間合作的,這實際上是美臺聯手遏制大陸在臺海、南海行動的一步,具有高度象征性意義。
鑒于先有中國領導人22日宣布對臺灣的柔性政策調整在先,即刻便有26日拜登政府和臺灣簽署海巡合作備忘錄在后,以及之前一天(25日)拜登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會讓中國大陸在南海和臺灣問題上負起責任,并讓中國遵守國際規范,這應該理解為拜登政府無意放棄臺灣,并將與中國大陸爭奪對臺灣的影響力,但又不同意臺灣獨立;于是當前的態勢就是:臺灣民進黨當局當下正處于相對有利的情形,如何處理與大陸的關系,特別是大陸如何與臺灣互動,就將成為影響兩岸乃至中美關系的重大問題。
您已閱讀23%(504字),剩余77%(17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