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拜登就任總統后的首輪交鋒很快在阿拉斯加上演。在中國外交官們留下若干名場面之余,中美關系的寒意也同樣撲面而來。而拜登在就任總統后的首次記者會上,也明確了對于中國這個“戰略競爭者”的基本態度,即要限制中國的崛起,尤其不希望看到中國超過美國。
事實上,拜登盡管在競選期間并未對中國議題表示過太多的觀點,對華強硬也曾經被認為特朗普的一個明顯優勢,然而,拜登在僅有的幾次表態中,也仍然表達了對中國崛起的擔憂。與特朗普政府單邊強調經貿關系不同,拜登的對華政策會包涵更多的議題——這些議題也一直是民主黨長期著力的焦點。與特朗普的“動輒變臉”不同,拜登的議題和路線將更加穩定以及更加具有確定性。與特朗普的四處開炮不同,拜登會通過與傳統盟友的緊密合作來形成相對統一的對華政策。
對華強硬已經無可避免地成為了拜登的外交標簽,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這也是美國國內的政治生態所決定的。在民粹主義盛行的當下,任何形式的虛與委蛇都可能被認為是外交的軟弱,從而在政治上失分。與此同時,拜登的外交政策中明顯顯露出更強的策略性,即與各相關方尋找到聯合扼制中國的利益共同點,從而形成對中國全方位的遏制。
您已閱讀24%(482字),剩余76%(155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