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晚,首都醫科大學饒毅公開發布《正式舉報林—裴(1999)論文涉嫌學術不端》一文,幾天之后,相關部門維持了2020年9月專家組全體會議的意見 “對裴鋼相關論文的調查程序合規、事實證據確實。論文結論可重復,未發現造假”,并決定不再重新調查。這是饒毅舉報的再一次失敗,此前,他也曾因舉報被訴侵權,最終敗訴。
指控造假需要高強度的證據,當原始證據滅失,是很難去證明一個人顯微鏡下看到的,或者在處理圖片時是否修改了。所以,饒毅輸在程序與法律上,其實是符合程序正義的。但是歸根到底這是一個科學問題,要質疑,只需要說“無法重復”,就夠了。中國的科學家共同體,科學組織,把這個問題轉化為了一個程序、法律問題,而回避了其是否可以重復這個科學問題。
中國人都喜歡核心科技,核心科技要靠科學家,科學家共同體。
您已閱讀8%(346字),剩余92%(390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