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近期一連串的經濟和外交行動被輿論解讀為針對美國新舊政府陷入僵局的交接期而做出的部署。除了亞太15國達成RCEP多邊自貿協定有利中國外,外長王毅對日韓的訪問以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經貿懲罰,是重要的兩個步驟。
作為美國在東亞的兩個軍事盟友,日韓是世界第3和第12大經濟體,也是中國兩個重要的貿易伙伴。此次王毅造訪日韓,以經濟為誘餌,同日方達成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包括繼續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系、啟動兩國必要人員往來“快捷通道”、明年適時舉行新一輪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建立中日食品農水產品合作跨部門磋商機制、開通兩國防務部門??章摻j機制直通電話等;與韓方也達成10項共識,包括決定成立“中韓關系未來發展委員會”,啟動中韓外交安全“2+2”對話、海洋事務對話、舉辦新一輪中韓外交部門高級別戰略對話、2021年和2022年“中韓文化交流年”活動安排,以及盡早達成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協議等。
用中國官方的話說,王毅對日韓的訪問體現了中日推動兩國關系沿著改善發展軌道繼續穩定邁進的明確意愿,中韓關系則經受住了疫情考驗,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后兩者對王毅的訪問也給予了積極回應和配合。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是日本外交界的資深知華派,亦公開表示,中日關系不應受到外部環境影響,對華政策首要考慮的并不是美國的國家利益,而是日本的國家利益。故王毅對兩國的訪問行程從公開報道看,顯得輕松淡定,與他早先對歐洲幾國的訪問所呈現的緊張明顯有別。
您已閱讀24%(616字),剩余76%(196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