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在一百年前的演講《政治作為志業》中曾經談到美國的官吏制度,作為一種高度資本主義組織起來的政治利益,完全借助政治支配來榨取利益。之所以能夠這樣,正是因為美國作為一個新興國家,具有高度的民主,可以經得起“折騰”,但韋伯所擔心的是,一旦民主制度逐漸凋零,那么美國的政治-社會如何能夠進行延續,他的回答是,“我們尚不知道怎樣能夠改變這種狀況?”今天在美國大選時候,我們仍舊面對著這個問題。
看點一:拜登雖得史上最多普選票,但仍未宣布獲勝
美國人在選舉日晚上,圍坐電視機前,看著數票進度,等待下一任總統的名字被幾個權威頻道宣布,這已經成了除“超級碗”(Super Bowl)之外的一個文化習俗。但在2020年,美國人要度過幾個難眠的夜晚,才能看到選舉的走向。在11月3日晚,等待“藍潮”來臨、希望更多選票可以把特朗普拉下臺的民眾,看到兩個候選人之間的選情焦灼,在推特上表現出強烈的不安。人們困惑,到了疫情無法控制的11月,在多個州,居然還有40%的美國人愿意選特朗普。很多人想起,2016年的期待,也是這樣隨著時間流逝,看著電視屏幕,變成一場噩夢。也有一些人提醒說,計票站一般是先算選舉日當天的票,然后其他,最后輪到郵寄選票。所以,這是一場需要極度耐心的等候。
您已閱讀12%(525字),剩余88%(402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