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投資者過去一直盲目地追捧增長股票,原因不難明白。在過去10年,價值型股票的表現一直遜于增長型股份,希望扭轉劣勢的價值投資者未嘗得勝。而隨著全球政府推出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令財政開支的總額累積至約11萬億美元,再加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全球經濟前景,聰明資金將繼續追逐亞洲的增長機遇,使價值投資者再次一無所獲。
舉個例子,若以MSCI 所有國家亞洲(除日本)增長指數和MSCI 所有國家亞洲(除日本)價值指數比較。在過去10年,增長指數上漲了95.4%,價值指數則只輕微上揚7.7%。即使在3月份市場暴挫期間,增長指數的表現也優于價值指數,前者跌10.8%、后者則跌13.9,而此后增長指數更錄得24.8%的驚人反彈,相反價值指數僅回升15.8%。
價值股落后的原因眾多。市場眼中的價值股,是估值(如市盈率和市帳率)處于低位的公司,因此,金融類股份往往是價值指數的重磅行業。在MSCI亞洲(除日本)價值型指數之中,金融類股份便占去了指數的31.35%權重。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息口持續低迷,銀行淨息差收入大受影響,自然拖低整體價值指數的表現。
您已閱讀27%(480字),剩余73%(129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