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指出六億人月收入不足千元,這個讓人有些吃驚、并有些心酸的新聞,時隔幾周后,仍然在占據(jù)著媒體的焦點,也表明這樣的一個問題帶有相當?shù)纳鐣毡樾裕惨虼艘l(fā)了社會的同理心和廣泛關(guān)注。筆者認為,這個現(xiàn)象從經(jīng)濟學上不難解釋,但解決卻需要長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配合,同時也意味著經(jīng)濟政策不能冷冰冰,應該有溫度和貼近感。
從統(tǒng)計學的意義上來說,如果一個三口之家,丈夫有一份全職工作,妻子不工作照顧小孩,那么丈夫一個人的收入會被除以三,成為家庭人均收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一般而言的收入是指工作收入,但人均收入更接近于一個消費概念。因為,每個家庭在開支時,不會考慮最高收入者的月收入,而需要考慮的是家庭成員平均的實際可支配收入。同理而言,家庭的成員越多,平均可支配收入越低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將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概念衍生,實際反映的問題是,低收入群體其受保障的程度較低,他們的消費能力也將受到收入的制約和影響。
與此相關(guān)的另一個概念是,低收入群體的邊際消費傾向和能力卻較強,相對于富裕群體而言,低收入群體亟需改善自己目前的生活,因此在當期收入增加后,會更快地進行消費。而富裕群體在收入增加后,則更可能用于投資或者長期儲蓄。
您已閱讀25%(513字),剩余75%(151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nèi)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