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幾十年來一直是中國國家的“重點工程”。尤其是兩年多前國家最高領導人把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中央部門到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就舉措不斷,中央層面還專門出臺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此前,滬蘇浙三地還在結合部共同打造“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被稱為“開啟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新征程”。在前幾天結束的今年兩會上,長三角一體化又一次出現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但實事求是的說,盡管長三角一體化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在政府層面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但它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獲得感”的“作品”太少。660平方公里的示范先行區,盡管被戴上“新征程”的高帽,但它也只占到長三角35.8萬平方公里規劃范圍的0.18%略多。更何況和官方的熱炒相比,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真正主體和主角的市場和民眾,遠沒有引發出現官方所預期的熱烈反響。
如何使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從政府層面“轟轟烈烈的政治課作業”, 變為公眾熱情回應、市場反應強烈和社會各方齊心協力巨大行動,這就需要上上下下找到“破題”的最佳切入點。
您已閱讀7%(457字),剩余93%(583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