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曾說:“過去從未消亡。它甚至從未過去。”前幾天美國多地發生的打砸搶燒讓人想起了1968年發生的類似事件——那一年,住在市區的白人紛紛逃亡,最終以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當選總統而結束。尼克松依靠“法律與秩序”的政綱勝選,這一政綱隱晦地迎合了白人的焦慮情緒。但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用語就不怎么含蓄了。上周,46歲的黑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警察壓迫窒息而亡,明尼阿波利斯市爆發抗議活動。對此,特朗普在Twitter發帖表示:“當搶劫開始時,射擊就會開始。”這句話曾被主張種族隔離的1968年大選第三黨候選人喬治?華萊士(George Wallace)用過。民權革命后,共和黨發起“南方戰略”,拉攏民主黨中憤憤不平的白人。特朗普2016年的競選活動就把這種方法運用得爐火純青。
但是,對于一位現任總統能否從同樣的手法中獲利,歷史并沒有提供多少線索。弗洛伊德被殺的赤裸裸暴行——以及他在8分鐘內窒息而亡的視頻鐵證——都讓特朗普難以將警方描繪成受害者。是威脅將出動軍方平息抗議活動,還是呼吁民眾保持冷靜,特朗普在這二者之間搖擺不定。特朗普過往的行事風格表明,他將無法抗拒煽動的誘惑。畢竟他曾獲益于此。在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第二個任期里,美國爆發“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當時特朗普正考慮參加競選活動。特朗普的集會上掛滿了“白人的命是命”(White lives matter)和“藍領的命也是命”的橫幅。
但已經坐上總統寶座的特朗普能完成同樣的壯舉嗎?這將取決于美國如何定義這些抗議活動。從過去幾天一系列令人痛心的視頻片段中,可以構建出許多截然不同的故事。一些視頻顯示,白人警察野蠻地攻擊和平游行的黑人和白人游行者。一些視頻顯示警察與他們一起游行。還有一些視頻顯示了打砸搶燒的場景。特朗普稱,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大部分抗議者都是極左激進分子。聲稱金融家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資助反法西斯(antifa)武裝分子的反猶太模因(meme)已經傳播開來。俄羅斯的自動程序幫助散布了這種陰謀論。特朗普政府故技重施。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在一份電視聲明中表示,抗議活動是“由無政府主義和極左極端主義組織利用反法西斯式策略策劃、組織、推動的。”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特朗普稱明尼阿波利斯市80%的抗議者來自其他州。上周日,他在Twitter發帖表示將把反法西斯組織列為“恐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