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在一年內,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領導的美國、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或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領導的英國生產出了3億劑安全有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誰會得到它們?印度的護士、巴西的醫生,更不用說尼日利亞的公交車司機或坦桑尼亞的糖尿病患者,這些人能優先接種疫苗的可能性有多大?答案一定幾乎為零。
各國之間圍繞有限的病毒檢測和個人防護裝備供應展開的丑惡爭斗,與它們圍繞疫苗展開的爭奪相比,將顯得無足輕重。但是,如果一種疫苗要成為某些人想象中的救世法寶,它就必須讓世界上的窮人和富人都能得到它。
任何疫苗在部署時,都應該盡可能地為公眾健康創造最大利益。這就意味著在接種疫苗時需要優先考慮醫生、護士、其他一線工作者,以及那些最容易感染病毒的人,無論他們生活在哪里,也無論他們的負擔能力如何。
您已閱讀22%(384字),剩余78%(138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