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英國《金融時報》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推出的系列文章之一,在這一系列文章中,英國《金融時報》邀請重磅評論人士和政策制定者探討后疫情時代的未來
本文作者著有《技術陷阱》(The Technology Trap)一書,是牛津大學馬丁花旗研究員(Oxford Martin Citi Fellow),負責牛津大學馬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工作的未來”(Future of Work)項目
從歷史上看,經濟蕭條會加劇自動化焦慮。相比之下,戰爭常常會結束這種焦慮。在美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圍繞機器的辯論始于1927年勞工部長詹姆斯?J?戴維斯(James J. Davis)發表的著名演講。然而,對自動化的恐慌只是在大蕭條期間才出現,并隨著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才逐漸消退。鑒于新冠肺炎疫情常被形容為一場類似戰爭、而且已經把世界帶入衰退的事件,那它會終結、還是會加劇我們對自動化的憂慮呢?
您已閱讀21%(426字),剩余79%(156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