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兩年前中國#MeToo運動留下了任何遺產,其中之一就是使得性別議題不再是“房間里的大象”,成為公共討論中無法回避的話題,中文社交媒體也成為這類討論的主陣地。近期被曝光的高管涉嫌性侵養女案同樣是在社交媒體上持續發酵。
對比兩年來引起輿論關注的性別議題,鮮有某一事件像這起案件一樣掀起如此之大的討論聲浪。許多諸如對女權概念、性別歧視的討論都指向結構性的不平等和不正義,難以在公眾間獲得具體到個體的共情。但高管涉嫌性侵養女案發酵至今,其中的每一步進展都被置于輿論的審視之下,個案正義的實現與否對于公眾而言也是清晰可見的。
雖然中文社交媒體討論空間的不斷縮小進一步讓部分性別議題無法得到充分呈現,但用戶群體的不斷增長也讓部分議題的討論聲量被局部放大。在高管涉嫌性侵養女案件中,這些被放大的聲音包括對嫌疑人的譴責、對權力不對等的兩性關系的警惕、對性侵受害者心理狀況的關注以及對性同意年齡的立法建議等。但共識之下同樣存在著一些分裂,主要集中在流量明星就案件發聲的作用以及媒體報道方式的爭論。
您已閱讀11%(440字),剩余89%(346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