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的一大特征,就是它會影響到幾乎所有的股票,使它們一起往下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估值普降“有其合理的一面。
舉例來說,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幾乎所有人都被要求呆在家里不出門,因此所有和人出行有關的服務業需求都大受影響,特別是酒店、餐飲、出租車和航空業受到的打擊最大。如此劇烈的大范圍需求萎縮,會導致一些中小型公司撐不下去而倒閉,造成一定程度的失業。接下來,會產生連鎖反應,進一步影響到其他各行各業。由于目前全球各國之間的經濟依存度非常高,美國的需求萎縮,也會進一步影響到歐洲、日本和中國。在這種情況下,下跌的不光有美國公司股票,還有歐洲、日本和中國的公司股票。這樣的邏輯推演,可以解釋為什么不同國家股市中不同行業的股票在熊市來臨時一起往下跌。
但是如果我們接著往下想,就會發現,所有行業和所有股票一起大跌的現象,不盡合理。舉例來說,從2020年2月21號美股沖高回落開始算起,股市在COVID-19疫情的影響下持續走低。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接下來的2周內,星巴克、麥當勞、和谷歌、亞馬遜的股價下跌程度差不多。
您已閱讀20%(456字),剩余80%(177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