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申請破產的那天,英國《金融時報》頭版刊登了一張時任美林(Merrill Lynch)首席執行官的約翰?塞恩(John Thain)的照片。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進行了幾個小時的商談后,他正要坐進自己的汽車,看上去像一個凝視過萬丈深淵的人。之后幾天,世人看到更多銀行家在與政策制定者開完危機會議后離開的照片,他們個個面如死灰,預示著可怕的事情即將來臨。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在全球肆虐,使全球經濟近乎停擺,銀行家們再次行走在權力走廊。3月初,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召集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集團(Citigroup)和其他大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到白宮,而英國財政大臣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與英國各銀行的老總們開會或通電話。
但銀行家們表示,這次氣氛不同了。他們非但沒有因為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扮演的角色而受到責備,而且被寄予重托:幫助分配價值數萬億美元的空前刺激計劃,以挽救全球經濟,使其免于崩潰。盡管各國政府和央行提供大部分資金,但銀行被要求充當“傳導機制”,以確保讓最亟需支持的企業和消費者獲得支持。
您已閱讀13%(562字),剩余87%(380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