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判斷機制:理性是脆弱的
世界很大,人很渺小。由于人的腦力資源極其有限,大多數人對世間的大多數事情其實都并不關心,因此也沒有判斷。比如,很少有人真正去琢磨宇宙是如何起源的,人類的祖先的進化路徑是什么,市場經濟的核心原理是什么,人工智能為什么在最近幾年這么火……真正能進入人們腦海需要思考的事情,往往都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緊迫性。比如,丈母娘要來如何表現,如何能在明年獲得提升加薪,儲蓄該如何投資,孩子上大學是該出國還是留國內,等等。
對于人們需要思考的事情,人們的判斷機制實際都很相似。其中,都需要用模型對數據進行處理,然后產生結論。模型是一種相對學術的說法,另一種時髦的說法叫算法,或叫思維框架,或叫思考方式。數據不見得是數字,也可以是文字、影像、聲音、觸覺、氣味。數據實際和信息是等同的概念。
您已閱讀6%(346字),剩余94%(59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