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于去年7月爆發,之后次第升級,成為影響兩國乃至世界經濟的一個主要風險因素。截至目前,雙方向對方出口的多數商品已被置于關稅“炮火”之下;對中方而言,受關稅影響的出口高達3620億美元,另有針對156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將于12月15日實施。目前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第一階段協議”能否盡快簽署,進而阻止關稅升級。更重要的是,該協議能否取消之前已實施的部分關稅。如果做到這一點,雙方無疑朝著結束貿易戰的正確方向邁出了關鍵一步,市場也必然做出積極反應。否則,所謂“第一階段協議”僅是一份“停火協定”,貿易談判的前景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貿易戰對兩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也將繼續釋放。以史為鑒,可知興替。讓我們以歷史的視野去觀察這場正在進行的這場貿易戰,探究來龍去脈,以期有效應對。
(一)政治敏感性決定了美國貿易政策的復雜多變
美國在19世紀后期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然后通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躍居世界頭號強國。從長期歷史看,美國的貿易政策是多變的,反映了其自身經濟利益考量和國內政治博弈,也受到其全球領導地位和外交政策影響。
您已閱讀8%(458字),剩余92%(506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