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顯示,一項備受矚目的為中國基礎設施籌集資金的計劃未能滿足地方需求,且部分資金最終流入房地產行業,而不是該計劃原本要支持的公益性項目。
2018年底,北京下令大力加大所謂的專項債券的發行,稱專項債是為灌溉、運輸和收費公路等專門項目融資的一種方式。政府數據顯示,這一提振幫助該市場在五年內激增至1.3萬億美元,將大量地方融資從影子融資中拉了出來。
但這些債券中有一部分特別靈活,可以用項目收入來償還,而這一部分基本上流入了房地產項目。總體上,這部分債券有90%最終流入房地產行業,注資額超過3700億美元。
您已閱讀15%(260字),剩余85%(143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