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總統突然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關稅至25%,中國政府隨即回應了對6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反制,除了兩國股市作了劇烈反應外,我們聽到了一片喊打聲。看樣子貿易戰正式開打了。雙方都在聲稱能在這一戰斗中獲勝。這種情形似曾相識。我們在人類歷史上見得很多。《羅馬帝國衰亡史》的作者愛德華?吉本曾說,“說穿了,歷史不過是人類的罪行、愚蠢和不幸遭遇的記錄而已。”最大的“罪行”就是戰爭,導致戰爭的就是“愚蠢”,戰爭的結果就是“不幸遭遇”。當一場戰爭結束后,人們經常會發現,與戰爭帶來的災難相比,引起戰爭的原因往往只是區區小事。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所謂“愚蠢”,就是進行了錯誤的計算。一般是高估己方的勝率。結果是敗者在事先以為自己能打勝,勝者以為不會付出太大的代價。
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特朗普總統就算錯了。他說提高關稅沒有負面影響,只是增加了美國政府的收入。作為美國總統,他似乎沒有鑄幣稅概念。我曾指出,如果把美元也算作一種商品,美國沒有貿易逆差。而美元這種商品是美國所有出口商品中利潤率最高的一種。如果發行美元的技術成本和制度成本是20%,則利潤率高達80%。如果特朗普想通過對5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25%的關稅,以期減少2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由此美國政府得到了75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其中一部分還是美國公民支付的),卻減少了2000億美元的鑄幣稅,顯然是得不償失。更何況,鑄幣稅收入又是美國國家收入中的額外收入,用此收入才可能打平美國軍費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部分。減少貿易逆差,就是減少鑄幣稅收入,就是減少軍費開支的資源。
有人會認為,外國人通過貿易獲得的美元是他們對美國的債權,并非美國的收入。這也許是特朗普及其經濟顧問對鑄幣稅認識模糊不清的地方。只要我們把紙幣換成金銀,就知道貨幣就是一種商品。它的效用就是便利交易,因而具有獨立的價值,這可以從比特幣有獨立價值中看出。這種獨立價值只要人們相信,就會得到承認,因而就會出現不足值貨幣以至紙幣。相對于金銀的優勢是,紙幣的鑄幣稅利潤極高,且可以通過人為的貨幣政策,使得即使大量流出也不會使國內貨幣供給不足。在實際上,通過貿易逆差出口的美元,又通過購買美國金融資產,尤其是美國國債的形式回流到美國,使得這種鑄幣稅收入可以以美國政府向企業訂貨的形式,實際將資源配置到本國的軍工產業。